
1955年大授衔,四位元帅夫人被授予校级军衔,她们分别是谁?
- 3
1955年的北京,处处笼罩着欢乐的气氛,大会堂里尤其热烈,一群群身穿军装的军人在会场内静坐,今天毛主席要给战争英雄授勋,表彰那些为新中国的成立流血奋斗的英雄。

图1 1955年授衔
会场内除了有豪气逼人的英雄之外,还有一群巾帼须眉同样被授予了军衔职务,享有和其他人一样的待遇。其中较为突出的则是几位元帅的夫人,她们也被授予军衔,得到了嘉奖与肯定,这些元帅夫人的成就与功勋不输男儿。究竟哪几位元帅夫人授予军衔了呢?
mksport体育康克清--官至副国级
朱老总的夫人康克清出身贫寒,自幼艰辛的生活磨砺了康克清的性格和精神,她见到了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惨状,同时也在无形之中学习了那个时代的革命思想,内心激荡的康克清投身到革命浪潮中,很快就在革命斗争中崭露头角。大革命失败后,康克清选择加入工农红军,跟随队伍继续进行革命斗争。

图2 朱老总和康克清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仅仅十几岁的康克清表现突出,文武双全,是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不惧苦难,在艰苦的环境下依然保持昂扬斗志。 1929年康克清遇到了朱老总,两人很快结为伴侣,在黎明前的黑暗里摸索前行,一起走过长征路,共同击败日本侵略者,打跑国民党反对派,并且加入了新中国的建设中。
朱老总在战场上纵横捭阖,康克清也没有给丈夫拖后腿。她主要的工作方向是妇女运动以及儿童保育相关事业,并且在这些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取得了不小的成绩。
在建国之后,康克清依旧在为妇女儿童发声,动员全社会的力量,竭力保护妇女儿童的权益,构建良好的福利体系。
康克清为妇女工作付出了许多心血,不仅在全国各地开展妇女卫生健康培训,而且还向世界发声,捍卫妇女儿童的权益。其中最感人的事就是在困难年代里,主动联系有关部门将2000多名孤儿送到了内蒙古,成功让这些孤儿存活了下来。
图3 朱老总和夫人康克清
之后的时间里,康克清一直在致力于妇女工作,她密切联系实际,推动妇女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因为康克清在很早的时候就从事妇女儿童工作,因此她没有在军队中担任职务,因此在1955授衔之际并没有能够被授衔。但是这并不能磨灭康克清的功勋,不能否认康克清在早期的革命斗争中做出的突出贡献。
康克清为我党做出了非常卓越突出的贡献,曾经官至副国级,担任政协副主席,2011年,我党召开了纪念康克清同志诞辰100周年的座谈会,向后世宣告康克清同志的突出贡献。
浦安修--官至副司长
浦安修是彭德怀元帅的夫人,她是一名进步青年,年轻时候参加学生运动,是学生群体的骨干,长期受到进步思想的熏陶,因此对我党的方针政策十分有好感,不久后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党员之后,浦安修更加积极地寻求进步。抗日战争时期,在党组织的安排下,奔赴山西陕西,保卫抗日根据地,做了许多工作。
图4 彭老总和夫人浦安修
在延安期间,彭老总和浦安修结识,两人互有好感,最终结为夫妻。
解放战争期间,浦安修依旧在军队系统中活跃,担任了许多职务,有很亮眼的发挥。但在新中国建立之后,她服从组织安排,离开军队,去往民政部门工作,在纺织工业部担任副司长。后来又调动到教育系统,没有人能够在1955年授衔。
在彭老总离世之后,浦安修积极参与丈夫的史料收集,整理出了许多有用的材料,汇集成一本彭老总的自述书籍,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资料,给青年一代造成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浦安修和其他几位元帅夫人的经理相似,做出的贡献和成就也很相似,她们将自己的心血投入到新中国的建设中,可歌可泣。
叶群--中校军衔
林彪元帅夫人叶群是一名大家闺秀,早年参加进步青年活动,也曾前往延安投奔革命,后来加入中国共产党,和林彪元帅相识结婚。
图5 林帅与夫人叶群
解放战争期间一直在东北方面的野战部队中任职,新中国成立之后则转到教育系统。1955年授衔之时,她被授予中校军衔。
汪荣华--少校军衔
刘伯承元帅的夫人汪荣华同样出身贫寒,她的童年生活艰苦无比,因为家庭原因,她曾长期在姑母家中居住,深受姑父冯先卓的影响。冯先卓是一名高级知识分子,同样是一名中共党员,在姑父的影响下,汪荣华很早就接触到了共产主义思想。
汪荣华在14岁时加入了工农红军,她虽然年纪小,但是对于组织安排的任务能够不打折扣地完成,能够做出一番成绩,因此很受组织的青睐,将她安排到不同的工作岗位,锻炼她的能力。汪荣华不怕困难,在这些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用积极的行动和无畏的精神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图6 刘帅与夫人汪荣华
随后汪荣华跟随队伍开始转移,在长征路上,她承担着许多责任,经历了种种的考验,淬炼了自身。汪荣华和刘伯承元帅的相识非常具有戏剧性,两人第一见面是在迎接首长的路上,汪荣华对戴着眼镜,文质彬彬的刘伯承很有好感,心里暗暗记住了这个男人。
后来机缘巧合之下,汪荣华被组织安排到刘伯承元帅主管的单位工作,两人抬头不见低头见,在时间的魔力下,两人对互相的了解更深。在逐渐的相处过程中,汪荣华对刘伯承元帅的好感更加深刻,再加上长征路上刘伯承元帅对女同志的鼓励和帮助,汪荣华十分感动,心中几乎就认定了他。
与此同时,在长期的接触过程中,刘伯承元帅也对汪荣华有好感,对她的性格与品质十分欣赏,心中的情愫也在发展。
就这样,两人相处了一年多时间,刘伯承元帅终于向汪荣华表达了心意,两人结为革命伴侣。结婚后不久,两人就双双在战斗中负伤,一起在医院里养伤疗养。
图7 汪荣华
革命的浪潮还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两人在养好伤出院之后回到了各自的工作岗位,坚持着革命工作。之后的时间里,汪荣华因为出色的表现多次调动岗位,在每一个岗位上都表现出了杰出的才能,呈现出一幅令组织满意的答卷。之后的日子里,汪荣华依然在军队系统里任职,因此1955年授衔之际,汪荣华被授予少校军衔。
汪荣华在工作期间认真负责,严于律己,从来不喊苦喊累,而且平易近人,让人如沐春风,彰显着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
薛明--中校军衔
薛明是贺龙元帅的夫人,她出生于河北的一个商人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青年时期去往天津求学。在这里她接受到了进步思想的熏陶,很快就投入轰轰烈烈的学生运动之中。之后她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位地下交通员。这项工作十分危险,需要在各地奔波,联络各个团体,但是薛明很好的完成了任务。
图8 贺帅与夫人薛明
后来薛明奔赴延安,投身革命圣地,在延安深入学习了一段时间。毕业后凭借着出色的能力在延安担任组织部长,正是在这里她遇到了贺龙元帅。两人的第一次相见并不十分美好,薛明一直没有动这方面的心思,后来是在组织的撮合下,两人最终才走到了一起,结为了夫妻。
两人结伴走过了那段艰苦的革命岁月,建国后,薛明先是在民政系统担任主官,而随着贺龙元帅的工作调动,薛明也跟随丈夫来到北京,重新进入了军队系统。因此1955年授衔之际,薛明被授予中校军衔。
图9
薛明与贺龙元帅的结合是那个年代我党高级将领的模板。首先是贺龙元帅看中了年轻漂亮的进步女青年薛明,之后向领导提出了请求,然后在组织的撮合努力下,两人走到了一起,共同跨过了那段艰苦的岁月。之后的故事也大体相同,担任丈夫的秘书,和丈夫一起抵御时光的侵袭,陪伴终老。
张茜--中国第一外交夫人
无独有偶,陈毅元帅夫人张茜也是这样的剧情。张茜在七七事变之后毅然投身抗日工作,虽然没有直接参与正面战场,但是在幕后默默工作的精神值得称赞。
张茜与丈夫陈毅元帅的相识是在一次慰问演出之中,陈毅元帅对年轻文静的张茜很有好感,但是张茜最初并没有这个念头,他们两个保持了一段时间的战友关系。
图10 陈帅与夫人张茜
但是一次偶然的机会,张茜阅读到了陈毅元帅的诗篇,感受到了元帅内心的情怀,心里的防备慢慢卸下了,开始主动寻找元帅的作品来阅读。在这个过程中,张茜逐渐加深了对陈毅元帅的认识,她对两人的感情不再像过去那样淡漠,更加积极的投入到这段感情的维持中。
陈毅元帅给张茜写过许多情诗,其中表达的真情实实在在地感动了张茜,两人的距离拉近了。随后的事情水到渠成,两人结婚了。
婚后的生活里,夫妻两人因为工作的原因聚少离多,很长时间里都不能见面,于是只能通过诗歌书信来倾诉衷肠。两人的文化水平都很高,信件中的感情表达也更为激烈,也更加感动。
图11
新中国成立之后,陈毅得以和家人团聚,享受温馨的家庭生活。张茜这时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她自学英语、俄语,更是利用闲暇时间翻译外国著作,继续提高着自身的文化水平。同时她也没有丢下国家安排给自己的任务,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交出了一份令党满意的答卷。
因为张茜并没有在军队序列工作,因此在1955年授衔之时她并没有被授予军衔。虽然如此,张茜在外交领域的出色表现依然很惊人。在新中国早期的外交中,张茜用她出色的外表和优雅的谈吐征服了来访的外国友人,并且在出国访问之时,为我国带来了很高的声誉,因此也称她为“中国第一外交夫人”。
林月琴--开国唯一女大校
林月琴是罗荣桓元帅的妻子,她的革命生涯也非常具有传奇性,在现在看来也让人感慨。林月琴出生于安徽的一个商人家庭,父亲是一名共产党员,长期为党服务。不仅如此,林月琴上学时候的校长同样是一名共产党员,在两名长辈的影响下,年幼的林月琴接触到了革命思想,有了对共产主义的向往。
当时正值革命风起云涌的时候,安徽地区出现了很多革命起义,林月琴也参与其中。林月琴在后勤供给方面表现十分亮眼,组织安排下来的任务都能够出色的完成。在工作期间,林月琴展现出了出色的组织能力,领导团结妇女同志,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为革命斗争做贡献。
图12 林月琴
随后在长征路上,林月琴经历了千难万险,终于来到了陕北,在这里她遇到了罗荣桓元帅,两人结为夫妻,携手走过之后的艰苦岁月。在那个艰巨的年代里,林月琴因为之前的学习经验,再加上在实践活动中有过深刻的见解,所以她有着丰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在工作中总能做到最好,大家都很喜欢林月琴,亲切的称呼她为大姐。
新中国成立前夕,林月琴奉命组建干部子弟学校,由她担任校长。在创办学校的时候,条件很艰苦,各项基本保障都不能实现,林月琴用莫大的毅力克服了这些困难,她怀着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很好的完成了组织交给她的任务,子弟学校的数百个孩子都将林月琴当作妈妈一样看待。
图13 罗帅与夫人林月琴
之后林月琴还在教育系统工作,并且干出了非常不错的成绩。后来林月琴转进了军队,在部队任职,因此在1955年授衔时,林月琴被授予大校军衔,同时也是我国开国唯一女大校。
林月琴是罗荣桓元帅生活上的好助手,她帮助生病体弱的元帅整理文件,接待办事人员,帮助了罗荣桓元帅许多。后来林月琴专注于妇女儿童工作,为社会公益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黄杰--黄埔军校女学员
黄杰作为徐向前元帅的夫人,身世经历十分坎坷,更多地烙印着时代的印记。黄杰出生于大户家庭,自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她也度过了一段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可是在父亲逝去之后,当家作主的伯父将她许配给另一个大户人家,黄杰不想嫁给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所以愤然逃婚。
图14 徐帅与夫人黄杰
这种新青年的行为在当时是很离经叛道的,没有任何人支持她的决定,但是倔强的黄杰坚持这么做。她逃到了武汉,恰逢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招收女学员,心中自有英雄气概的黄杰果断参加了考试。在学校期间,黄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共产主义战士。
毕业后,黄杰继续从事革命事业,领导贫苦农民闹革命在上海时,黄杰不幸再次被捕入狱,与被捕的共产党员一同判处刑罚。
万幸的是宋庆龄先生挺身而出,费尽千辛万苦减轻了他们的刑罚,黄杰最终在监狱中度过了两年半的生活。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黄杰丝毫没有放弃革命的念头,她的斗争意志愈发旺盛,更加坚定了革命斗争的信念。
图 15
出狱之后的黄杰更加活跃,在各个地方工作,继续投身革命。而在建国之后她依旧坚持在一线,负责具体的工作。1940年,黄杰和徐向前元帅相识相爱,最终走在了一起,两人的婚后生活十分和美,默默陪伴在丈夫的沈斌,为革命做出了突出卓越的贡献。
建国后黄杰相夫教子,同时承担相关工作安排,1955年授衔之际黄杰同样未被授予军衔。
张瑞华--黄埔军校女学员
聂荣臻元帅的夫人张瑞华和黄杰十分相像,只不过张瑞华没有逃婚的开始。张瑞华在读书时候就深受进步思想的影响,组织同学学习进步书籍,发起示威游行,然后和黄杰同一批考入黄埔军校,在校期间担任班长一职,积极学习革命知识和军事课程,努力充实自己。在学校时,张瑞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革命斗士。
图16 聂帅与夫人张瑞华
这些经历都和黄杰十分相似,她们都有黄埔军校求学的经历,也都有被捕入狱的经历。不同的是,张瑞华坚守共产党员的底线,没有吐露党的秘密,因此很快就被释放,之后在党组织的安排下继续从事革命工作。张瑞华和聂荣臻元帅相识于微末,很早就结为伉俪,携手走过艰苦的岁月。
即便历尽了种种磨难,但是张瑞华始终坚持革命信念,时至新中国成立,张瑞华在工作岗位上表现优异,先后担任妇女工作职务和政治职务,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成绩,有一番出色的成就。而1955年授衔之时,张瑞华未被授予军衔。
曾宪植--革命女英雄,曾国藩后人
曾宪植是叶剑英元帅的夫人,她出生于湖南一个封建家庭,家族是曾国藩的后代,因此从小就培养她诗书礼仪,因此曾宪植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家闺秀。在一众开国夫人之间,也许有才华出色的,但是能够和曾宪植比拼家世和容貌的几乎没有,曾宪植算是一道异常亮丽的风景线。
图17 曾宪植
在这样的深厚背景下,曾宪植并没有按照家族安排的道路前进,她在新思想的影响之下,行为叛逆新潮,在徐特立的影响之下曾宪植对共产主义抱有好感,毅然逃离家族的束缚,投身革命,和之前提到的黄杰和张瑞华同一批考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在组织的领导下参加了北伐战争。
之后曾宪植参加广州起义,可惜失败,只能辗转香港。在这段时间里,曾宪植和叶剑英元帅结为伴侣,育有一子。因为当时的革命形势太过恶劣,导致曾宪植和叶剑英元帅不能相见,再加上各种机缘巧合,两人聚少离多,感情多少受到了一些影响。在这里还有两件轶事值得提一下。
曾宪植曾经两次被捕,第一次在国内被国民党反对派抓捕,后来成功被我党营救。留学日本之后,又被日本当局抓捕,幸亏曾宪植提出了自己曾国藩后人的身份,日本方面才放过了她。而在曾宪植和叶剑英元帅相见时,因为两人的相貌十分出众,为了怕引起国民党的注意,两人被破分开行动。
图18
更有意义的一件事是在新中国成立时的开国大典上。曾宪植作为女性代表搀扶宋庆龄与毛主席、朱老总等人登上天安门,并且在之后的庆典上站在周总理旁边,得以见证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时刻,她能够近距离观赏这一殊荣。与此同时,她一直在妇联工作,勤勤恳恳,雷厉风行,工作异常出色,但因未在军中任职,所以并未被授予军衔。
巾帼不让须眉,红颜也可胜儿郎
通过上面的叙述,我们可以看到十大开国元帅夫人的生平过往以及她们在建国之后从事的工作。在十位开国元帅的夫人之中,许多人的经历相似,这是因为在大时代的浪潮之下,每个人的选择余地并不多,因此才会出现这样的局面。我们可以看到,康克清,曾宪植,张茜,林月琴等人在一众夫人之间非常亮眼,她们的作为与成就更为出色。
而在十位元帅夫人中,共有四人在1955年被授予军衔,其他人因为身在教育系统或者民政系统,因此没有被授予军衔。但是这并不能证明什么,这些杰出女性的贡献无法具体衡量,她们都是共和国的英雄。因为时代的特殊性,这些元帅夫人大多是书香门第,受过良好的教育,而且本身作为女性,在妇女儿童工作中更有优势,因此才会出现这样的局面。
图19 源于网络与图文无关
从这些元帅夫人的身上,我们看到了老一辈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领悟了她们顽强奋斗,不懈拼搏的精神,加深了自己对于社会主义的理解与认识,学到了深刻的一课。这些老一辈的革命家不怕牺牲,不怕困难,将中国从泥潭中拖出,建立起统一和谐的新中国,这样的品质我们将永远铭记。